导航
 
最新动态

2007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顺利召开
时间: 2007年10月30日    来源: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2007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omics)于深圳市大梅沙喜来登酒店顺利开幕,会议为期四天。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召开完成绘制“中国人基因组图谱”新闻发布会 2007年10月11日上午11时,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召开完成绘制“中国人基因组图谱”新闻发布会。该项目由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共同发起并承担,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圳市政府、盐田区政府及企业的大力支持。该项目也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

 

带致病基因特殊克隆猪将在丹麦问世
科技日报

      世界上第一批带有能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基因的克隆猪将于今年8月在丹麦诞生。科学家称,这是在探索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进程中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奥胡斯大学的科学家又一次站在了生物技术研究的前沿。这一次他们的杰作是基因被改造了的克隆猪,这些猪将成为研究治疗臭名昭著的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动物模型。

  奥胡斯大学阿恩•伦德•乔根森领导的研究小组首先制造出一种基因片断,这种基因与公认的能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基因相同,然后将其植入猪体细胞中,由该校农业科学方面的专家用这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试验。基因科学与生物技术系加博尔•沃伊陶教授说,已经有数据证明,这套系统非常适合为人体药物研究而制造相应的疾病动物模型。

  哥本哈根大学英格丽德•布鲁克•伯格教授表示,医药研究一直是该校重点关注的领域。随着制药工业在丹麦的持续扩张,能够制造出经过基因改造的动物作为人类疾病研究的模型,已经成为医药研究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即将出生的这些克隆猪是两个大学的专家们紧密合作取得的一个神奇的成果。

      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种由于大脑的神经细胞死亡而造成的神经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的认知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将逐渐丧失,并最终导致死亡。据估计,全美国约有500万人被诊断为患有AD,全世界患此病的人数约为2400万。
家蚕基因组突破转基因技术
      将胰岛素注入家蚕体内,使蚕吐出含胰岛素的丝,让科学家从中提取有用的基因成分,制成药物原料为人体所用。在昨日进行的国家“973”家蚕项目中期评估总结会上,西南大学“家蚕生物工厂及基因组应用的拓展研究”课题组透露,家蚕基因组已攻克了转基因技术,让蚕宝宝能吐出含有猪生长素等数十种有用成分的丝,为科学家所研究应用。
家蚕属于高等真核生物,除了自身具有对蛋白质加工的本能外,还能将许多基因通过吐出的丝表达出来,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它就好比一座生物工厂,能够生产、加工我们感兴趣的基因。”课题组有关人士介绍,科研人员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成功突破转基因技术,将人体和动物体内有产业应用价值的基因克隆出来,注射到家蚕的胚胎里,使蚕经过正常的生长发育后,能吐出含有这些有用成分的丝,为科研人员所应用。同时,科学家还能从中筛选出一部分优秀的转基因蚕体,进行规模化饲养,开展更为广泛的研究。
“尽管将胰岛素注入蚕体已在国外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去年课题组首次成功地将猪体内的生长素因子注入蚕体,并将蚕丝中有助于猪生长的成分,加入到猪的饲料原料中,促成了猪的健康生长发育。”该人士表示,这为今后探索基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把害虫味觉、嗅觉以及发育致死的功能基因注入蚕体,使科研人员找到能力克害虫的“致命”成分,并以此形成杀虫剂等产品。
      目前,课题组已成功向蚕体内注射了数十种人体、动物体内的激素因子,初步形成了以家蚕绢丝腺为载体的生物合成工厂的模式,加快了家蚕基因组研究的产业化进程。预计明年内,课题组就将产生一大批家蚕转基因成果,迈开家蚕基因组从成果到产品的第一步。
中丹培育出“手工克隆”猪
      在中国科学家和丹麦科学家的共同培育下,当地时间6月8日14时05分,三头克隆猪在丹麦农业科学研究所顺利降生。迄今,这三头幼小的“手工克隆”猪均健康活泼,发育正常。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负责人说,这不仅是北欧首例克隆猪,更是国际上首次采用“手工克隆”技术成功培育的克隆猪,标志着动物克隆领域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主持这一项目的丹麦科学家维塔博士表示,“手工克隆”的整个过程除常规设备以外均为手工操作,这一简便易行的技术有利于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将对全球动物克隆与畜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与丹麦合作的“家猪基因组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参与这一项目的机构包括丹方的丹麦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奥尔胡斯大学等,以及中方的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暨北京华大基因、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中国的三位年轻科学家,北京华大基因的杜玉涛、中国农业大学的张运海和浙江大学的李娟直接参与了这一项目,为“手工克隆”猪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中丹双方计划年内在中国举办“手工克隆”技术推广培训班。